<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 首页 > 数据发布 > 统计分析

        跨越赶超绘蓝图 赋能再启繁荣篇

        来源: 365体育投注注册_365限制结束投注_bat365在线官网平台统计局 发布时间:2022-09-30 字体:[ ]

        近十年,南通上下紧紧围绕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抢抓重大战略叠加机遇,突出创新转型,持续追赶超越,不断激活服务业发展新动能,服务业发展成绩斐然。服务业规模总量持续攀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行业结构不断优化,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服务生产和造福民生作用凸显,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经济社会贡献不断加大

        近十年,服务业发展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活力日益绽放,社会贡献逐渐加大,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影响力日趋显着,成为助推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大生力军,为南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贡献份额日益提升。南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服务体系、加大扶持力度,服务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加大。2021年,南通服务业增加值5184亿元,占GDP的比重为47%,较2012年提升7个百分点。2012-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速为12.3%,高于GDP年均增速2个百分点,高于工业年均增速2.7个百分点。2021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较2012年提升6.1个百分点,成为推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经济活力不断增强。365体育投注注册_365限制结束投注_bat365在线官网平台大力坚持推项目、育主体、抓集聚、促融合,产业发展实现质的飞跃,经济活动不断增强。2012-2021年,全市服务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40.6%提升至45.1%,与第二产业比重差距缩小了9.1个百分点。服务业的较快发展,使得用电量也同步增长。2012-2021年,全市服务业用电量由29.2亿千瓦时增长到81.6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2.1%,高出工业用电量年均增速6.6个百分点。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升,2012-2021年,规模以上服务业劳动生产率由35.8万元/人提升至61.6万元/人,年均增长6.2%。其中:规模以上交通运输仓储业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业活力带动力较强,2021年生产效率分别为123.5万元/人和108.2万元/人,年均增速分别为12.3%和8.4%。

        (三)吸纳就业成效明显。服务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不断增强,充分发挥“蓄水池”作用,就业结构也更趋于优化,从业人员高于第一、第二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2012-2021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由144.8万人增长到210.2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由30.7%提升至43.6%,与第二产业从业人数占比相比,由2012年落后15个百分点发展为2021年超出1个百分点。2020年全市服务业从业人数210.1万人,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4.2万人)。

        (四)财税增长贡献显着。服务业快速发展、规模扩大的同时比重提高,税源结构也随之进一步优化,服务业税收比重显着提升。2012-2021年,全市实现服务业税收由284.9亿元提高至536亿元,年均增长7.3%,高于全部税收年均增速1.2个百分点;服务业税收占全部税收比重从46.5%提升至51.5%,提升了5个百分点。分行业来看,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金融业和租赁商务服务业贡献较大,2021年四个行业实现税收分别为250.5亿元、97.2亿元、71.8亿元和33.9亿元,占服务业比重分别为46.7%、18.1%、13.4%和6.3%。

        (五)吸引外资大幅增长。南通推进陆海统筹,深化改革开放,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日益扩大。2012-2021年,第三产业实际使用外资从4.7亿美元增长到15.8亿美元,年均增长14.4%。从投资的方向看,服务业对外资的限制进一步放开,投资于服务业的外资比例大幅上升。2012年外商直接投资中,服务业仅占21.3%,2021年这一比例已经达到50.7%,服务业已经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领域。

        二、转型升级有序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近十年,服务业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消费市场持续升级,服务业发展载体能级优化提升,市场主体多元发展,产业层次和竞争实力显着提升,服务业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

        (一)行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服务业比重不断提升。2021年,房地产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分别为899.3亿元、737.5亿元、251.2亿元、211.3亿元,与2012年相比,年均增速分别为14.6%、14.4%、32.1%、15.7%,均高于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2.2%的水平。四个行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17.3%、14.2%、4.8%和4.1%,较2012年分别增加3.1、2.3、3.7和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占比明显提升。

        (二)消费市场持续升级。消费规模稳步扩大,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2021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35.5亿元,是2012年的2.3倍,年均增长9.7%。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居民消费从量的满足向追求质的提升转变,2021年城镇和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即食品开支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28.4%和30.2%,较2012年分别下降8.5和5.8个百分点。新型消费蓬勃发展,2021年公共网络零售额79.5亿元,同比增长28.2%,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18.5个百分点。

        (三)载体能级优化提升。南通加快集聚区内要素集聚,围绕提升城市能级、加快总部集聚的总体要求,努力推动形成“一基地三中心”的主城区总部发展格局。到2021年底,全市57家市级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收4797.9亿元,纳税9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和7.1%。持续推动电子商务、科创服务等行业入驻楼宇,楼宇专业化程度和产业集聚水平显着提升,楼宇经济发展取得显着成效,2021年124家重点楼宇实现应税销售2737.5亿元、缴纳税收77.7亿元。

        (四)市场主体多元发展。南通持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放宽金融业等行业市场准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壮大,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格局。2012-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私营企业由423家增加到1563家,年均增长15.6%,实现营业收入由127.7亿元增长到635.9亿元,年均增长19.5%;港澳台投资和外商投资企业由20家增加到43家,年均增长8.9%,实现营业收入由15.7亿元增长到77.7亿元,年均增长19.4%。在行业分布上,私营企业单位主要集中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这四个行业。

        (五)区域发展更趋协调。南通交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区间连接更加畅通,新空港、新通道、上海都市圈新枢纽、北沿江高铁、通州湾新出海口等一批通道的推进,“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发展遍地开花,金融、软件服务外包、创意文化产业、物流、中央创新区等重点项目取得了一定的突破进展,促进了全市制造业与服务业、城市化与服务业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优势互补、层次鲜明的服务业区域发展格局。从规模看,地区服务业规模梯度特征明显,2021年崇川服务业增加值(1099.7亿元)超过1000亿元,海门(727亿元)、通州(711.8亿元)超过700亿元,如皋(642.6亿元)、启东(600.3亿元)超过600亿元,如东(543.4亿元)、海安(541.1亿元)超过500亿元,开发区322.4亿元。从占GDP比重看,地区差距逐步缩小,2021年崇川服务业增加值占比67.4%,开发区占比38.3%,相差29.1个百分点,与2012年相比,差距缩小了13.9个百分点;其余地区占比均超过40%,海门、如皋、通州、启东、如东和海安占比分别为46.3%、44.9%、44.6%、44.6%、42.7%和40.3%。

        三、新兴业态亮点纷呈,孕育新动能不断加快

        近十年,服务业积极适应时代变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服务业已成为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和孕育新经济、新动能的“孵化器”。

        (一)生产性服务业平稳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南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力地促进了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性互动发展。2021年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833.7亿元,同比增长31.8%,高于全市规上平均水平5.7个百分点,体量占到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74%。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壮大,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供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中间投入,占领经济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推动"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

        (二)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近年来,南通加快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创新,互联网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2021年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02.3亿元,同比增长29.7%,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平均水平3.6个百分点。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信息化投入逐年增加,2021年全市“四上”企业完成信息化投入27亿元,较2017年年均增长10.4%。企业企业电商平台不断涌现,一批具有南通特色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不断成熟壮大,如仙缘海鲜、找家纺、苏洪鲜食、森通网、蔬东坡等,带动消费市场健康发展。

        (三)“幸福产业”蓬勃发展。近十年,南通着力解决民生突出问题,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幸福产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365体育投注注册_365限制结束投注_bat365在线官网平台委、市政府坚持把旅游业作为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培育,长江生态文化旅游园、张謇故里小镇、唐闸近代工业遗存等一系列具有南通地域和文化特色的文旅产业项目陆续落地。嵌入式“市民健身球场”遍地开花,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2016年以来,365体育投注注册_365限制结束投注_bat365在线官网平台分别被确定为国家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国家医养结合试点城市以及全国第二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传统批零住餐等实物性消费供给向高品质转变,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性消费持续提升,2021年,全市深入开展“169”扩消费行动,举办网上年货节、汽车博览会、汽车家电下乡双百惠民等系列活动,拉动线上消费超30亿元,持续打响“汇聚南通美好生活”南通消费名片。

        回首过去十年,南通服务业发展砥砺奋进、成就瞩目。展望未来,南通正处于奋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要支点的关键期。南通将以推动全市服务业繁荣发展为主题,以加快服务业改革创新和两业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快实施创新提质、消费升级、载体提档、融合增效、开放提升五大工程,打响“南通服务”品牌,促进现代服务业持续繁荣,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现代化建设新篇章作出新贡献。